国产在线国偷精品免费看_日韩有码在线播放_国产午夜福利100集发布_国产成人片一区二区影视_av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美女高潮冒白浆视频免费网站_人人妻人人藻人人爽欧美一区

  1. :18964530232
  2. :021-54379817

資訊中心

NEWS

鋰離子電池石墨電極表面應力分析

2022-11-11 來源:鋰電前沿



以下文章來源于元能科技 ,作者元能科技



d4be8f7305960a9fc14b32063db8d341.png

作者信息及文章摘要

2012年美國布朗工程技術大學的Amartya Mukhopadhyay采用一種光學應力傳感裝置,實時(原位)測量薄膜中的應力,用于研究鋰離子電池循環(huán)過程中石墨電極不可逆應力的發(fā)展。作者試驗探究了石墨電極初始循環(huán)的電化學行為,并從電化學角度、循環(huán)次數、電極厚度、電壓等角度深入剖析該過程電極的不可逆應力的演化(不可逆應力:嵌鋰/脫鋰周期中應力變化的差值),為鋰離子電池實際機械性能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。


測量原理

將一束平行的激光束聚焦在石英基板的背面(石墨電極載體),剛性基板在嵌鋰/脫鋰期間限制了活性薄膜(在此為石墨碳)的面內尺寸的膨脹和收縮,使得基板/薄膜系統(tǒng)發(fā)生彎曲,當激光束從基板反射回來時,激光束偏轉。由于石英基板會發(fā)生彈性變形,薄膜中的應力與晶片曲率的感應變化成正比,通過監(jiān)視從基板背面反射的偏轉光束的光點間距的變化,可以實現原位測量石墨電極中的應力發(fā)展。


測量信息

樣品:石墨碳膜(CVD C),通過化學氣相沉積(CVD)和石墨化原理在250 nm厚直徑為1英寸的石英晶片制備石墨碳層;以及在石墨碳層上通過原子層沉積(ALD)沉積0.5 nm厚的Al2O3層,阻擋SEI的形成和在陽極材料上的溶劑化離子嵌入,用以研究其對電化學行為和隨之產生的應力的影響。


試驗內容:在定制的電化學電池中,組裝CVD C膜對鋰金屬的模型電池,進行恒流放電/充電循環(huán),通過監(jiān)測基底的曲率(基底/薄膜系統(tǒng)的彎曲)研究CVD C膜的電化學行為和隨之產生的應力變化。


結果分析

1.初始循環(huán)中的電化學行為

fcfa43541e65db3102ec0fbd1f7eded9.jpg

圖1. CVD C嵌鋰/脫鋰循環(huán)的電勢和應力隨時間的變化


    在第一個循環(huán)中,嵌Li半循環(huán)期間觀察到嵌入巨大的Li容量,而在脫Li半循環(huán)期間可逆性相對較小,除去第一次循環(huán)發(fā)生了一些明顯的不可逆容量損失之后,其他循環(huán)大多數容量是可逆的,并且對于不同的循環(huán)速率是一致的。在C/5,C/10和C/20的電化學循環(huán)速率下,石墨薄膜電極(CVD C)重復充入Li至接近理論容量,三種速率容量相近表示Li擴散在該材料中不受速率限制。此外,在50個循環(huán)之后,沒有容量衰減或任何明顯的宏觀和微觀結構破壞,電壓數據平穩(wěn)。


d7e6949495bdb104e95f28341c46a543.jpg

圖2.(a)在嵌鋰和脫鋰的半循環(huán)期間Li容量隨循環(huán)次數的變化;(b)在嵌鋰和脫鋰半個周期內測得的標稱應力;(c)庫倫效率和不可逆的應力;(d)每個循環(huán)開始時樣品存在的應力;


    不可逆容量,即嵌鋰/脫鋰過程Li容量的差值,由庫侖效率(CE)描述。該文章中提到,初始循環(huán)中的累積不可逆應力比可逆應力引起的應力高2倍,以及不可逆應力的表面效應(膜厚效應)表明,不可逆成分主要由在薄膜表面附近發(fā)生的一種或多種現象決定。第一個周期中,嵌鋰半周期期間記錄了高容量和隨之而來的高應力,在脫鋰期間的容量和應力反轉相對較低,導致在前兩個半循環(huán)期間的容量以及應力之間存在較大差異,第一個循環(huán)中庫侖效率(CE)值非常低。前20個循環(huán)中電化學行為與應力發(fā)展的相關性以及不可逆應力僅來自表面現象表明,大量不可逆應力與 SEI層的形成直接相關。

    在初始周期中的應力演變也更詳細地顯示在圖2b-2d,作者設計晶格系數平行于基板的石墨碳膜,使應力發(fā)展僅與該膜的變化有關。在放電期間(鋰嵌),會產生凈壓縮應力,然后在充電時(脫鋰)會逆轉。在第一個嵌鋰周期中,很大一部分壓縮應力沒有逆轉。不可逆應力的大小在第二個周期中顯著降低,這種趨勢一直持續(xù)到后期兩個半周期的應力之間的差值可以忽略不計,即脫鋰/嵌鋰過程中的應力發(fā)展幾乎完全逆轉。作者認為,這種不可逆的應力是評估材料特點的重要反饋部分。


2.不可逆應力的來源

2.1 不可逆應力的表層效應

    作者通過假定驗證,得出不可逆應力源于石墨碳層的表面層,獨立于CVD C膜的厚度。通過改變厚度研究,若不可逆應力出現在薄膜內部,對應的應力厚度與膜厚度成比例;反之,若此貢獻源于石墨碳層的表面層,則應力厚度獨立于膜厚度。

cabc80e479ccd4d5b24505516a91f30c.jpg

圖3.(a)不同厚度膜下的不可逆應力的實際應力厚度


2.2 不同電壓下的應力變化


e787edfbac48334469559a01f140c550.jpg

圖4.(a)第一周期的電勢和標稱應力(相當于沉積薄膜殘余應力)隨時間變化;

(b)-(e)不同電勢范圍內的應力演變(嵌鋰/脫鋰半周期)


    已知在~0.25 V以下主要為實際的Li嵌入,從電勢中可以看出壓應力的快速變化,一旦電勢達到約1.0 V,形成保護性SEI層,幾乎完全抑制了溶劑化的離子共嵌入。圖4b-e總結了在周期1和周期2的嵌鋰和脫鋰過程中,在不同電壓范圍內測得的應力貢獻。作者表明,嵌鋰半周期中的大部分壓應力發(fā)生在0.25 V以下,應力的發(fā)生為實際的鋰離子嵌入,并且在最初的幾個周期中該電壓范圍還伴隨著SEI層的不斷形成,即第二周期以后觀察到的小量的不可逆壓應力原因也是SEI層的形成;而第一周期中更高電勢(>0.25V)的任何應力則直接與SEI的形成或者可能存在的溶劑化離子共嵌入相關。


e95a38671a1fdb1973e22a5af163238d.png

圖5.(a)第一個嵌鋰半周期應力變化;(b)第二個嵌鋰半周期應力變化;(c)第一個嵌鋰半周期應力變化(Al2O3涂層CVD C膜)


    應力變化: 圖5a,Li的嵌入+ SEI的形成+溶劑化的離子的嵌入;圖5b,Li的嵌入+ 鈍化SEI持續(xù)緩慢形成;圖5c,石墨中實際的Li嵌入(Al2O3涂層阻擋SEI形成)。這進一步證實不可逆應力的主要來源是SEI形成。



7063e1921d9b25d6e8bf33561796c844.jpg

圖6. (a) 薄膜石墨電極上形成SEI膜和伴隨的應力示意圖;(b)在石墨顆粒和周圍的SEI層中的預期行為


總結

本文本研究中,采用一種光學應力傳感裝置,實時(原位)測量薄膜中的應力,首次報道了石墨電極針對Li金屬的前幾個電化學循環(huán)中,薄膜石墨電極中產生的巨大不可逆壓應力的演化。從多角度確定了該不可逆的應力與SEI的形成的關系,為鋰離子電池電化學行為與實際機械性能研究提供了重要指導意義。


IEST元能科技相關測試設備推薦

SWE系列原位膨脹分析系統(tǒng)(IEST元能科技):

1. 利用高度穩(wěn)定且可靠的自動化平臺,搭載高精測厚傳感器,實現對電芯整個充放電過程的厚度變化量和變化速率的測量,且能做到長時間的穩(wěn)定和精確;

2. SWE系列設備可對電芯充放電過程的膨脹厚度和膨脹力同時進行測量,定量電芯膨脹厚度和膨脹力的變化,助力電芯膨脹行為研究。


11d7dabc3fedb8207cac2d52333b3496.png


參考文獻

Mukhopadhyay A, TokranovA, Xiao X, et al. Stress development due to surface processes in graphiteelectrodes for Li-ion batteries: A first report[J]. Electrochimica Acta, 2012,66(none):28-37


 

特別聲明:本站所轉載其他網站內容,出于傳遞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,同時并不代表贊成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,內容僅供參考。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若有侵權,請聯系我們刪除。

上海聯凈官方微信

關注官方微信公眾號

掃描關注

上海聯凈官方微信

隨時了解最新資訊

相關產品

查看全部 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