碳纖維究竟好在哪里?
引言
1959年,日本人 Shindo A 首先發(fā)明了用聚丙烯腈(PAN )纖維制造碳纖維,如今碳纖維已發(fā)展成為獨立完整的新型工業(yè)體系,并被喻為是當今世界上材料綜合性能的頂峰,是21世紀的黑色革命。美國提出世紀革命性的材料技術共有12 項,其中“新一代碳纖維、納米碳管”位居第四。
碳纖維簡介
碳纖維主要是由碳元素組成的一種特種纖維,分了結構界于石墨與金剛石之問,含碳體積分數(shù)隨種類不同而異,一般在0.9以上。碳纖維的顯著優(yōu)點是質(zhì)量輕、纖度好和抗拉強度高,同時具有一般碳材料的特性,如耐高溫、耐摩擦、導電、導熱、膨脹系數(shù)小等。由于碳纖維這些優(yōu)異的綜合性能,使其與樹脂、金屬、陶瓷等基體復合后形成的碳纖維復合材料,也具有高的比強度、比模量、耐疲勞、導熱、導電等一系列優(yōu)良性質(zhì),在現(xiàn)代工業(yè)方面應用非常廣泛。
碳纖維的性能
要了解碳纖維為何那么重要,我們需要了解碳纖維的性能:
①強度高。其抗拉強度在3 500 MPa以上。
②模量高。其彈性模量在230 GPa以上。
③密度小,比強度高。碳纖維的密度是鋼的1/4,是鋁合金的1/2,其比強度比鋼大16倍,比鋁合金大12倍。
④能耐超高溫。在非氧化氣氛條件下,碳纖維可在2 000 0C時使用,在3 0000C的高溫下不融熔軟化。
⑤耐低溫性能好。在一180 0C低溫下,鋼鐵變得比玻璃脆,而碳纖維依舊很柔軟。
⑥耐酸性能好。能耐濃鹽酸、磷酸、硫酸、苯、丙酮等介質(zhì)侵蝕。將碳纖維放在濃度為50%的鹽酸、硫酸和磷酸中,200 d后其彈性模量、強度和直徑基本沒有變化;在50%濃度的硝酸中只是稍有膨脹,其耐腐蝕性能超過黃金和鉑金。此外,碳纖維的耐油、耐腐蝕性能也很好。
⑦熱膨脹系數(shù)小,導熱系數(shù)大??梢阅图崩浼睙?,即使從3 000 0C的高溫突然降到室溫也不會炸裂。
⑧防原了輻射,能使中了減速。
⑨導電性能好((5-17 } S2 m)·
⑩軸向抗剪切模量較低,斷裂延仲率小,耐沖擊差,并且后加工較為困難。
從以上性能我們可以看出,碳纖維的是各種極端環(huán)境中性能的佼佼者,這么多優(yōu)質(zhì)性能集合于一種材料是十分難得的,這也不難怪中國自主掌握碳纖維生產(chǎn)是件多么重要的事。
碳纖維為什么這么“變態(tài)”
碳纖維的優(yōu)異性能得益于它的結構,碳纖維屬于聚合的碳,它是由有機物經(jīng)固相反應轉化為三維碳化合物、碳化歷程不同,形成的產(chǎn)物結構也不同。
碳纖維和石墨纖維在強度和彈性模量上有很大差別,這主要是由于其結構不同。碳纖維是由小的亂層石墨晶體所組成的多晶體,含碳量約75- -95%;石墨纖維的結構與石墨相似,含碳量可達98- -99%,雜質(zhì)相當少,碳纖維的含碳量與制造纖維過程中碳化和石墨化過程有關。
碳化過程:有機化合物在惰性氣體中加熱到1000- 1500度 時,所有非碳原子(氮、氫、氧等)將逐步被驅除,碳含量逐步增加,隨著非碳原子的排除,固相間發(fā)生一系列脫氫、環(huán)化、交鏈和縮聚等化學反應,形成碳纖維。
石墨化過程:溫度升高到2000一3000度時,殘留的非碳原子繼續(xù)排除,進一步反應形成的芳環(huán)平面逐步增加,排列也較規(guī)整,取向性顯著提高,并由二維亂層石墨結構向三維有序結構轉化,形成的石墨纖維,其彈性棋量大大提高。
碳纖維用在哪里?
碳纖維制品既可民用也可軍用,民用一般
用于體育器具如高爾夫球桿、釣魚竿、網(wǎng)球拍框,軍用則用于航空和航天工。
特別聲明:本站所轉載其他網(wǎng)站內(nèi)容,出于傳遞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,同時并不代表贊成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,內(nèi)容僅供參考。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若有侵權,請聯(lián)系我們刪除。
掃描關注
上海聯(lián)凈官方微信
隨時了解最新資訊